穿梭在香港西九龙高铁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块景顺集团的QQQETF广告牌显得格外醒目,它的显著位置犹如金融领域中的一匹黑马,独树一帜。与此同时,新加坡星展银行、香港未来资产资本等金融机构的标志亦在电子屏幕上占据了显眼位置,竞相展示,描绘出一幅金融竞技的生动场景。香港,这座东方明珠,再次成为全球资本的狂欢之地。
近期,香港凭借其作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黄金通道的地位,吸引了众多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对冲基金和家族办公室等新兴力量涌入中环,纷纷租赁高端写字楼,一举扭转了香港过去三年写字楼租赁市场的低迷。今年,恒生指数犹如脱缰的野马,涨幅超过26%,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上半年,港股市场共有44家公司成功上市,筹资总额高达1094亿港元,是2024年上半年的八倍以上,创下了自2021年以来的最佳表现。
根据港交所的数据,截至7月底,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高达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创下了历史新高。作为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香港,这颗“东方明珠”正重新绽放光芒。中环的高端写字楼租赁市场也迎来了复苏,IFC的出租率再创新高。中环的超甲级写字楼出租率正逐渐逼近饱和,成为众多企业争相追逐的“香饽饽”。
2月份,美国顶级对冲基金公司Point72 Asset Management宣布租用中环The Henderson(恒基兆业大厦)的四个楼层,总面积约5.5万平方英尺,每平方英尺租金高达120港元。6月份,恒基地产宣布,其子公司与美国量化交易大厂简街资本(Jane Street)签署租赁协议,以18.3亿港元的价格租下了中环新海滨项目第一期六层楼约22万平方英尺的楼面,月租超3000万港元,约合每平方英尺137港元,较当前平均租金溢价约50%。这些大型租赁交易不仅展现了企业的强大实力,也进一步推动了香港写字楼市场的繁荣。
过去三年,香港甲级写字楼需求疲软,供过于求。然而,随着市场的复苏,这一状况有望发生根本性转变。今年,市场风云变幻,充满活力,以IFC为代表的一流超甲级写字楼正经历着“一房难求”的热潮。香港超甲级写字楼的租赁市场,正如破茧成蝶,迎来了复苏的曙光。香港交易所首次公开招股(IPO)融资额在2025年上半年再次全球领先,香港研究部主管邓淑贤表示,这一现象预计将激发写字楼市场的乐观情绪,对银行金融和专业服务领域的租赁需求提供强大动力,对中环地区的办公室租赁产生正面影响。
第一太平戴维斯香港公司董事总经理、租务部主管刘伟基指出,今年外资对冲基金和家族办公室对办公室的需求激增,他们在选择办公室时出手大方。这些新富阶层尤其偏爱中环的新建写字楼,追求舒适的办公环境,尤其是拥有海景的办公桌。
刘伟基补充道,目前超甲级写字楼的租金水平相当于黄金价格,约为每平方呎100-120港元,较去年年末的90-95港元/平方英尺增长了近20%。相比之下,海港城等对岸写字楼的租金有所下降,从之前的60-70港元/平方英尺降至40-46港元/平方英尺。
新冠疫情之后,高端写字楼的空置率一度高达20%-30%,但随着对冲和量化基金的涌入,IFC区域的出租率实现了显著提升,目前接近90%,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时代广场等老牌写字楼的出租率提升并不明显,目前仅为75%。
戴德梁行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香港写字楼市场报告显示,该季度甲级写字楼的净吸纳量达到14.37万平方呎的正值。其中,核心区域特别是中环的新租户需求旺盛,占新租赁面积的34%。
在此热潮中,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多次强调,未来两三年内,香港有望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这座东方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全球目光,香港写字楼市场的复苏不仅反映了其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映射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