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夜幕低垂,我国成品油零售限价迎来一场颠覆性的变革,标志着新一轮价格调整周期的盛大启幕。这场变革,无疑是众望所归,备受瞩目。在国际原油价格的动荡起伏中,此次价格下调幅度有望突破50元/吨,成为今年以来第七次降价,无疑将为市场注入一股新的生机与活力。
隆众资讯的成品油分析师刘炳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对此次价格调整有着独到的见解。她指出,自本轮计价周期伊始,国际原油价格便如断了线的风筝,持续下跌。在供应方面,“欧佩克+”增产石油的决心坚定不移,预计9月将维持54.8万桶/日的增产,并有望提前超额完成220万桶/日的增产目标。然而,美国对某些产油国的制裁尚无定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使得原油市场暗流涌动,潜在的供应风险如同潜伏的猛兽,随时可能爆发。在需求方面,美国夏季出行高峰期推动了燃油需求的增长,但各大机构对原油需求前景的预测却蒙上了一层阴霾,全球经济数据的疲软表现可能对原油市场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卓创资讯的监测模型,如同千里眼,洞察秋毫。截至8月22日收盘,即本轮计价周期的第九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已降至-4.41%。根据现有数据,预计汽柴油价格下调幅度将高达190元/吨。这意味着92号汽油和0号柴油价格可能分别下调0.15元/升、0.16元/升,为车主们带来一丝清凉。
卓创资讯的成品油分析师许磊进一步分析,按照上述数据,私家车主加满一箱50升的92号汽油,将省下7.5元人民币。以每月行驶2000公里、百公里平均油耗8升的燃油汽车为例,在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9月9日24时),每辆车的燃油成本预计将下降约12元,宛如一场细水长流的福利。
自2025年以来,我国成品油零售限价已历经十六轮调整窗口,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交响曲,其中“六涨六跌四搁浅”。调价后,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较去年底分别累计下跌225元、215元,犹如一幅缓缓展开的经济画卷,记录着我国成品油市场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