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两栖舰发生火灾,火势持续燃烧达15小时,火情已得到控制并宣布扑灭;然而,日本方面的说法却表示火势尚未完全熄灭。

图片[1]-美国海军两栖舰发生火灾,火势持续燃烧达15小时,火情已得到控制并宣布扑灭;然而,日本方面的说法却表示火势尚未完全熄灭。-小胖资源分享网 图片[2]-美国海军两栖舰发生火灾,火势持续燃烧达15小时,火情已得到控制并宣布扑灭;然而,日本方面的说法却表示火势尚未完全熄灭。-小胖资源分享网

8月20日的拂晓,美国海军的“新奥尔良”号两栖船坞运输舰(LPD 18)在冲绳县宇流麻市周边的海域,以一种令人意外的姿态,突然被熊熊烈火所吞噬。这一突发的事件,由于美日两国在信息传递上的不一致,迅速成为了公众舆论的热点。

美国海军方面坚称,火灾在凌晨4时就已经被成功扑灭,而日本方面则明确表示,直到上午8时,灭火工作仍在激烈进行中。两方所提供的灭火时间相差了3个小时,这种时间线与细节上的巨大差异,宛如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鲜明地展现了其中的分歧。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官方声明中指出,火灾是在8月20日下午大约4时爆发的。然而,日本海上保安厅却向NHK透露,他们直到5时才收到“新奥尔良”号的求救信号,这比美国海军所说的起火时间晚了整整一个小时。

美军透露,经过12个小时的艰苦努力,火灾终于在21日凌晨4时被成功扑灭。在这场关乎生死的较量中,“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圣迭戈”号(LPD 22)的船员、日本海上自卫队以及海岸警卫队的成员,都为灭火行动提供了宝贵的支援。

然而,冲绳县中城海上保安部却指出,截至21日上午8时,灭火行动已经持续超过15小时,且仍在继续。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派出两艘拖船参与灭火,而冲绳县中城海上保安部的巡逻船则负责信息搜集等任务。

航迹数据显示,“新奥尔良”号于本月14日从佐世保市周边海域起航,于17日抵达宇流麻市周边海域,其目的是为了进行物资的装卸和船员的休整。

据美国方面的公告,该舰上有两名船员受伤,伤者已在舰上得到救治,预计将继续留任执行任务。

目前,针对这起火灾的具体原因,调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这起火灾或许正是由于美日双方在灭火操作各阶段的理解不同:美军所说的“扑灭”,可能仅仅是指明火已被控制,而日方持续进行的作业,则可能旨在通过持续喷洒水雾来降低温度、防止复燃,同时冷却高温结构以阻止火势蔓延,还能吸附烟雾、保障救援人员安全并湿润易燃物质。根据资料分析,对于承载量达到500吨及以上的大型船舶发生火灾,采取将着火船舶安全拖曳至码头进行救援的策略是明智之举。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遏制火势进一步扩散,减少对邻近船舶的威胁,还能为救援行动提供更为稳固的基地。一旦遇到火势失控或有爆炸风险,必须迅速撤离所有人员,并将船舶驶向开阔的外海,以确保人员安全。

在正式展开救援之前,对船舶上人员的火情报告进行详细了解,并据此确定最佳的救援路径至关重要。同时,要充分利用船舶配备的固定灭火设备,组织至少两组专业的灭火队伍,分别负责对水线以下的火势进行扑救以及对水雾防护的执行。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加强周边的安全防护措施,引导火势远离人员的安全退路,并谨慎使用排烟设备,确保灭火小组的安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应对甲板以上的火灾时,灭火行动必须在上风处进行,以避免火焰和烟雾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

火灾一旦发生,火焰和烟雾通常会从客舱、船舱等开口处蔓延出来。因此,救援人员应从上风侧接近火灾现场,利用水雾喷射器进行灭火。在外部火焰被扑灭后,方可进入船舱内部进行深入的救援工作。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奥尔良”号火灾并非孤立事件,它只是美国海军舰艇史上诸多惨烈火灾事故的一个缩影。

回顾2020年7月,停泊于圣地亚哥海军基地的“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LHD-6)也曾遭遇过一场持续时间长达四天的严重火灾,最终导致该舰不得不退役。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火灾风险在舰艇日常运行中不容忽视。

在舰艇的日常运行中,火灾的扑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由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消防泵。然而,当舰艇靠岸熄火,失去电力支撑的消防系统便会陷入瘫痪,陷入一种无助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消防软管铺设过长,扑灭大火几乎成为奢望。

据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报道,美国海军在消防安全措施与政策更新的执行层面存在不足,维修厂往往难以完全按照规定行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相关法规被置若罔闻,形同虚设。这一现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以确保舰艇的安全运行。

文章来源:蔷薇资源分享网 https://qwexdse.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