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这个曾被誉为“葡萄界的爱马仕”的珍品,以其宝石般璀璨的色泽和玫瑰般馥郁的香气,一度成为了高端葡萄的代名词。然而,在今日的市场上,它却遭遇了“9.9元一斤也贵”的尴尬处境,让人不禁唏嘘不已。
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了一位顾客在8月11日的评价,直言不讳地指出:“阳光玫瑰甜得让人难以忍受,原有的葡萄香气全无,吃到的只是甜蜜素。”这样的言论一出,无数葡萄种植者无奈苦笑,甜蜜素和农药问题,仿佛挥之不去的阴霾,重重打击了消费者对阳光玫瑰的热情。
今年,阳光玫瑰葡萄市场开局不利,价格较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一,销量却减少了一半。陈玉对今年的阳光玫瑰葡萄售价感到不确定,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阳光玫瑰葡萄源自日本,其中“晴王”品牌最为著名。因其色泽鲜亮、香气如玫瑰,国内将其命名为“阳光玫瑰”。最初,这种葡萄的市场价格高达每斤300元以上,被誉为“葡萄中的爱马仕”。然而,在消费者心中,阳光玫瑰曾是高端葡萄的象征,如今却遭遇了大幅降价。
以凉山州西昌市为例,今年品质较好的阳光玫瑰市场价大多在每斤7至10元,电商平台上部分商家甚至将售价降至每斤5元左右。从“葡萄中的爱马仕”到消费者眼中“9.9元一斤也觉得贵”,阳光玫瑰的跌落引起了记者的调查。
产能过剩导致网红水果价格跌至谷底。西昌因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生产的葡萄糖分充足,深受市场喜爱。随着阳光玫瑰的流行,西昌众多葡萄种植户纷纷转向这一品种。2021年,吴贵艳在阳光玫瑰热潮中种植了约17亩葡萄。当时,由于市场上阳光玫瑰供不应求,西昌果农纷纷改种。吴贵艳目睹了这一变化,也见证了价格的大幅下跌。她表示,她家的阳光玫瑰从之前每亩能卖到9万元,到今年预计每亩只能卖2万元,短短三年间经历了巨大的价格跌幅,“这个价格不仅仅是腰斩,简直是跌到了地板价,今年能保本就不错了。”吴贵艳以及其他果农预测,本年度大约有70%的阳光玫瑰种植者可能会面临亏损。这一现象,无疑给阳光玫瑰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指出,当前市场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阳光玫瑰这一品种的产量过剩。这一现象并非孤立,而是因为各地纷纷跟风种植,导致市场供应量远超需求。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葡萄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所揭示,自2015年阳光玫瑰登陆中国市场,凭借其卓越的口感和风味,迅速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那时,阳光玫瑰的批发价格一度高达150元/斤,零售价甚至飙升到300元/斤,被誉为“贵族水果”。然而,随着种植技术的普及和嫁接技术的广泛推广,仅仅五年时间,全国种植面积就增长了近三倍。如今,“阳光玫瑰”的种植面积已超过国内鲜食葡萄总产量的40%,产能过剩的问题愈发严重,进而导致价格持续下滑。
这一现象不禁引发我们的深思: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更加重视产品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阳光玫瑰的身价下跌,或许正是对我们的一次警示。以西昌市的水果市场为例,因供应过剩,逐年见证了价格的剧烈波动。杨杰,这位水果店的经营者(化名),不禁感叹,今年店内曾经备受追捧的“阳光玫瑰”,售价已跌至9.9元每斤,而品质稍逊的品种,更是低至令人难以置信的4.98元每斤。回想起去年,即便是品质稍逊的“阳光玫瑰”,其售价也高达19.8元每斤,而品质上乘的更是高达10元。
杨杰坦言:“随着产量激增,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价格自然难以维持在高位。”即便“阳光玫瑰”的价格已经低至“白菜价”,却依然未能阻挡市民的热情追捧。他说:“谁能想到,曾经的高贵玫瑰,单价竟会跌至两位数?”这份惊喜与意外,无疑为这跌宕起伏的价格走势,增添了几分戏剧性的色彩。这一现象,不仅揭示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也提醒我们在发展农业产业时,需更加注重品质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