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本出口至美国的蔬菜现在转向了日本市场

图片[1]-中国原本出口至美国的蔬菜现在转向了日本市场-小胖资源分享网 图片[2]-中国原本出口至美国的蔬菜现在转向了日本市场-小胖资源分享网

 

近期,我国对美蔬菜出口遭遇重大挑战,这一困境源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时期推行的关税政策,其影响至今仍在延续。这一政策导致我国蔬菜出口受阻,大量蔬菜转而涌入日本市场,对日本蔬菜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对日本出口的蔬菜进口量同比增长了37%,其中大白菜、洋葱、胡萝卜等类别增长尤为显著。这种供应的突然增加,使得日本蔬菜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部分中国产蔬菜的批发价格已跌至近五年的最低点。

这一变化反映了东亚农产品贸易版图的深刻变革。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实施了多批次关税,农产品受到集中打击。尽管拜登政府上任后对某些商品实施了关税豁免,但蔬菜类产品却未能幸免。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对美国蔬菜的出口金额比关税战之前减少了52%。

我国蔬菜种植业的多年发展已形成了规模化的优势,如山东、云南等主要产区通过集约化生产,有效控制了单位成本。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生产者倾向于以边际成本价格出口,以避免仓储损耗,这种“清仓式”出口策略直接导致了离岸价格的下降。同时,日本进口商利用供应过剩的机会,集体压低采购价格,使得中国产大白菜的到岸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

对于日本普通家庭来说,这种价格变动无疑带来了意外的喜悦。在长期的通缩环境中,2025年日本新鲜食品价格指数在本季度罕见地环比下降了3.2%。然而,与此同时,日本本土的农业从业者正面临巨大的压力,一些小规模经营者开始转向种植经济作物。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测,未来至少在2026年之前,美国对中国农产品的关税政策将不会发生任何调整。这一稳定政策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相对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国内产能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主要蔬菜品种的种植面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为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分析,日本智库“农政研究所”预测,到2026年,中国蔬菜在日本市场的份额有望从目前的18%增长至25%。这一份额的提升无疑将对日本蔬菜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并可能促使日本农业加快其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历史上,日本农业曾面临美国农产品的强烈冲击,并在此背景下进行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如今,随着中国蔬菜在日本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日本农业或许将再次面临类似的挑战,并可能采取类似的改革措施,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来源:尔德资源分享网 https://edvjjs.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