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波动剧烈,养猪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减轻猪只体重!

图片[1]-猪肉价格波动剧烈,养猪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减轻猪只体重!-小胖资源分享网

 

在我国,猪肉一直是餐桌上的主角,占据了肉类市场的重要位置。然而,随着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的公布,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生猪产能正面临阶段性过剩的困境。为了稳定市场,我国政府果断启动了生猪产能的综合调控策略,目标是削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以稳住市场之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生猪存栏量已攀升至4.24亿头,同比增长2.2%,其中能繁母猪的存栏量高达4043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的103.7%,几乎触及产能调控的“天花板”。更令人担忧的是,5个月龄以上的大中型猪只存栏量以及上半年度全国新生仔猪的数量均已创下历史新高,预示着下半年乃至明年春节过后,生猪的出栏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专家朱增勇警告,如果不立即采取调控措施,消费旺季的猪价恐将陷入低谷。预计明年上半年,尤其是春节过后,生猪养殖领域将面临亏损的严峻挑战。目前,我国生猪行业正处于第六轮“猪周期”的漩涡之中,尽管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但猪肉消费增速却逐渐放缓,产业因此面临着生产波动剧烈、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农业农村部决定采取果断措施,全面调控生猪产能。根据当前的生产与消费趋势,全国生猪产能需进一步削减约100万头,将能繁母猪的总数控制在约3950万头。朱增勇指出,应引导生猪行业的领军企业发挥先锋作用,科学淘汰繁殖母猪,削减低效产能,适度减少繁殖母猪的存栏量,并减少二次育肥操作,控制育肥猪的出栏体重,严格限制新产能的增加,以降低未来生猪市场供过于求的风险,确保生猪价格和养殖收益的稳定。

在我国,生猪养殖场户数量超过1700万,其中大型龙头企业贡献的生猪出栏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对产能调控具有举足轻重的标杆意义。目前,众多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实施去产能措施。以山东菏泽单县的一家生猪养殖企业为例,夜晚8时,销售区灯火通明,140头商品猪正依次过磅、装车,预计一小时后将被送往临沂的一家屠宰场。与两个月前相比,现在的出栏商品猪都经过了“减重”处理,这背后,是我国生猪产业在调整中前行的坚定步伐。

这场减重大戏背后,二次育肥的影子亦不容忽视。部分养殖户通过二次育肥,故意拉长饲养周期,人为营造出供应短缺的幻象,从而推波助澜,加剧了猪肉价格的起伏。自今年6月份起,单县的一家生猪养殖企业已毅然决然地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出售育肥猪,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控制体系,从源头开始,严控管理。

降低能繁母猪的总数,是当前生猪产能全面调控的重中之重。国家正在推行生猪产能的综合调控政策,预计全国能繁母猪的数量将降至大约3950万头。牧原集团养猪业务负责人李彦朋表示,牧原集团母猪存栏量已从峰值362.1万头降至19万头以下。本年度,牧原计划进一步减少13万头母猪,预计年底母猪存栏量将降至330万头,累计减少母猪32万头,这相当于减少了900万头猪的供应量。

生猪产业,作为关乎国家经济民生的重要领域,一头关乎民众的“菜篮子”,另一头关联着超过1700万个养殖场户的切身利益。维持合理的产能,对于保障猪肉供应和价格稳定至关重要。当前,生猪产业正处于第六轮“猪周期”中。国家正在通过坚定政策支持和产业积极协作,实施生猪产能的综合调控,旨在逐步帮助生猪市场摆脱“大起大落”的周期性困境,迈向“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里斯资源分享网  https://lismoxy.cn/  尔德资源分享网  https://edvjjs.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