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实施50%关税的同日,印度也宣布了莫迪总理即将对中国进行访问的消息。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印度方面公布的访问安排,莫迪此次访问中国时,并不会前往北京观摩阅兵式。
据环球网8月7日的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6日宣布,由于印度未能遵守美国方面的警告,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他决定对印度实施额外的25%关税。这一举措使得美国对印度商品的总关税提升至50%,使印度成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征收最高关税的国家之一。
特朗普在签署的行政命令中指出,印度政府仍在直接或间接购买俄罗斯石油,这种行为相当于在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根据美国的规定,对印度的50%关税将在21天内生效,即预计在8月下旬全面实施。
面对美国所实施的庞大关税,印度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态度,称之为“极其不幸”,并承诺将捍卫印度的国家利益。印度外交部再次进行辩护,强调购买俄罗斯石油完全是受市场机制驱动的,旨在保障14亿印度公民的能源安全。美方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制裁被视为“不公、不合理且不公正”。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外交部也对美国的“双重标准”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还有其他国家仍在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往来”,暗示为何美国不对同样大规模采购俄罗斯能源的中国等国家施加压力,而只针对印度。
在特朗普“不合理”的攻击面前,长期在东西方阵营间寻求平衡的印度终于认清了现实。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8月6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计划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并在天津参加上合峰会。分析人士认为,莫迪访华的时间恰好在“9.3阅兵”之前,这表明他不会前往北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
观察莫迪的访华安排,明显看出印度虽然需要中国的帮助,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姿态。尽管如此,印度媒体仍将其视为“重要信号”,普遍认为在美对印征收高额关税的背景下,莫迪宣布访华是试图联合中国共同对抗美国。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中印关系遭遇重大挑战,主要责任归属印度。尽管中国始终积极寻求与印度建立友好关系,强调两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但边境争端加剧和印度对美国反华立场的追随导致两国关系降至低谷。
在特朗普第二次执政期间推行全球关税战时,印度虽对改善中印关系持有一定意愿,却未展现出足够的诚意。例如,在“中俄印三边机制”未能及时恢复的问题上,印度的犹豫不决成为了主要障碍。然而,随着特朗普实施“极限施压”策略,印度意识到自己已无退路。
专家指出,莫迪选择不参与“9.3阅兵”表明印度政府不愿过分激怒美国、日本等国家,鉴于印度目前是美日澳印“四方框架”的一员。尽管莫迪访问中国时仍保持一定的谨慎,这一行为却成为中印关系改善的关键转折。这暗示着两个总人口接近30亿的亚洲巨国正准备共同应对挑战,这对美国而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