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资讯
经历1961年以来最炎热的7月之后,8月初,华北南部、黄淮以及四川盆地等地依然遭遇高温天气。特别是重庆,连续五天的最高气温超过了40℃,高温持续时间最长可达18小时,天气酷热。自今日(8月6日)起,我国高温天气将逐渐减弱并向南推移,北方多地将迎来高温的缓解,重庆的高温也将有望得到缓解。然而,江南和华南地区的高温天气预计将增多,公众需做好防暑措施。
自7月以来,我国多地气温创纪录 河南、四川等地干旱加剧
自7月份以来,我国多地气温异常升高。据监测,本月全国平均气温达到23.6℃,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多地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华南、江南、江汉、江淮、华北东南部以及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的高温天数普遍在10至20天之间,其中湖北(21.5天)、河南(18.2天)、山东(12.1天)的高温天数均创历史同期之最,共有48个国家气象站的气温达到了或超过了历史极值。
8月初,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并向西扩展,与大陆高压相连,共同构成了一股强大的暖性高压系统。这一高压系统的影响下,华北南部、黄淮地区、江汉平原以及四川盆地等地持续高温不下,截至5日,已有79个气象站点刷新了8月的最高气温记录,其中7个站点打破了历史观测纪录。由于高温少雨的天气状况,陕西、河南、四川、重庆、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区遭遇了重度以上的气象干旱。
重庆连续五天遭遇了40℃的酷热天气,高温天气的单日持续时间最长可达18小时。
自8月以来,四川和重庆等地区经历了显著的高温天气。特别是重庆沙坪坝,连续五天的最高气温都超过了40℃,高温现象从每天的9点开始,持续至次日凌晨,最长可达18小时。
关于川渝地区高温持续时间之长的原因,中国天气网的气象分析师李宁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上空存在暖高压,光照充足且日照强烈,再加上盆地地形使得热量散失缓慢,因此高温天气得以持续。
我国的高温天气将总体减弱并向南移动,江南和华南地区的桑拿天将逐渐增多。从今天开始,我国的高温形势将有所变化。随着冷空气和降水的南下,暖高压也将向南移动,高温的范围和强度都将相应减弱。例如,郑州的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重庆的最高气温降至36.7℃,预计11日当地的高温天气也可能停止。同时,降雨的出现也将有助于缓解河南、重庆等地的气象干旱状况。
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江南和华南地区的高温天气将增多。例如,杭州和福州等城市未来7天可能连续出现高温天气,并且相对湿度较高,将迎来闷热的桑拿天。
中国天气网提醒,尽管明天将迎来立秋节气,但立秋并不意味着暑热天气的结束。南方地区可能还会出现“秋老虎”,因此仍需继续做好高温闷热天气的防范措施。户外工作者、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尽量避免在午后气温较高的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并注意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