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美股交易结束后,苹果公司公布了截至6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业绩超出市场预期。该季度营收为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9.6%,超出分析师预期的895.3亿美元,创下自2021年12月以来的最大季度收入增长。净利润为234.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9.3%,每股收益为1.57美元,高于预期的1.43美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财季,苹果最大的iPhone业务销量同比增长了13%,主要得益于“国补”等政策推动的消费增长。苹果公司对当前季度的预期是,整体收入将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服务业务增速与上一财季的13%同比增速持平,毛利率预计在46%至47%之间。
在7月31日盘后交易中,苹果股价上涨2.18%,但全年累计跌幅仍达17%。
iPhone业务在上一财季表现出色,营收达到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苹果CEO库克表示,iPhone收入强劲的原因在于iPhone 16比去年同期发售的iPhone 15更受欢迎,同时强调了现有iPhone用户升级新机的积极性。
苹果Mac业务增长迅速,营收增长近15%,达到80.5亿美元。新发布的升级版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成为最畅销的Mac产品。苹果的服务业务(包括保修、内容订阅、与谷歌的授权协议以及iCloud)继续增长至274.2亿美元,增幅达13%。库克强调了iCloud订阅的增长,并表示App Store收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第三财季,苹果面临两块业务的挑战,分别是Pad业务和公司其他产品部门(可穿戴设备)。尽管苹果在3月份推出了一款低成本iPad,但iPad营收仍下降8%,至65.8亿美元。由Apple Watch、AirPods和其他配件组成的可穿戴部门营收下降8.64%,至74亿美元。
针对关税波动对苹果公司的影响,库克表示,公司10个百分点的收入增长中约有1个百分点可以归因于消费者购买更多产品以应对潜在的关税。在电话会议上,库克表示,苹果在6月份季度的关税成本为8亿美元,低于5月份给出的9亿美元估值。他预计,如果9月份季度的关税保持不变,苹果的关税成本可能约为11亿美元。在第三财季,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同样出色,实现了4%的销售额增长,总额达到了153.7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151.9亿美元。与前一季度相比,销售额下降了2.3%,而去年同期则下降了11%。从季度增长率来看,苹果上一次在中国市场实现同比增长,要追溯到2023年第二自然季度。
库克指出,中国为部分设备提供的补贴对苹果在该地区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他表示:“这项补贴确实针对了我们的部分产品,并且显然是有益的。”
过去,苹果通过第三方平台参与国家补贴项目,但今年6月24日,苹果官网正式推出国家补贴政策,仅限于Apple Store在线商店(北京收货地址)和零售店(上海)。
尽管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决策被认为较为缓慢,且尚未推出令人激动的人工智能产品,但今年6月,苹果在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发布了适用于iPhone、Mac等设备的新软件,并未让投资者失望。
库克强调,苹果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生中最深刻的技术之一”,并表示正在大幅增加对人工智能的投资。他提到:“我们正在将人工智能融入我们的设备、平台和整个公司。”
库克透露,截至今年,苹果已收购了约七家公司,尽管这些收购金额并不巨大,但公司对加速其发展路线图的并购持开放态度。
当被问及OpenAI开发的人工智能设备是否会威胁iPhone的销售时,库克表示,他认为这些设备可能是iPhone的补充而非替代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iPhone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