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师傅素来身体强健,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位47岁的中年汉子险些与死神擦肩而过。两周前,他家中烹制了自己钟爱的牛蛙,却因值班之需,不得不将其暂存冰箱。岂料,次日他复热牛蛙佐酒而食,却未曾想,这顿看似平常的晚餐,竟成了他人生路上的惊魂一幕。
剧烈的头晕、频发的呕吐、腹泻,甚至意识模糊,魏师傅如同坠入了一个可怕的深渊。家人见状,立刻将他紧急送往武汉市第四医院寻求救治。起初,医生们怀疑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作祟,然而,检查结果却让人震惊不已。
肾内科主治医生田明指出,魏师傅的白细胞计数飙升至26.92×10⁹/L,是正常值的两倍以上;白介素-6的水平更是高达3235 pg/ml,是正常值的数百倍;肌酐水平更是超过836.7 µmol/L,几乎让肾脏功能陷入停滞。这,竟是脓毒症合并急性肾衰竭!
幸运的是,得益于及时的救治,经过两周的抗感染、血液透析和营养支持治疗,魏师傅终于脱离了生死线,康复出院。
那么,为何仅仅一顿隔夜牛蛙的食用,竟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田明医生解释道,富含蛋白质的牛蛙,成为了细菌的理想繁殖地。即便在冷藏条件下,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细菌仍能缓慢生长。同时,食物在冷却和复热过程中,会经历4℃-60℃的“危险温度带”,这正是细菌繁殖的最佳时期。
尽管魏师傅在食用前对牛蛙进行了加热,但某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即使经过高温也难以完全消除。一旦摄入,可能引发严重的胃肠道症状,甚至多器官功能损害。对于某些人来说,大量细菌的入侵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的“炎症风暴”,导致脓毒症及器官衰竭。
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肾病内科主任位红兰提醒,食用隔夜海鲜、禽肉等食物的风险,远超我们的认知。禽肉和海鲜类食物应尽量新鲜制作并立即食用,避免留至隔夜。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需要提高警惕。一旦出现发热、持续腹泻或意识混乱等症状,切勿自行用药,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饮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