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的一座废弃矿坑,由于目击者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白色骨架状物体”,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此事不仅吸引了当地居民的注意,还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成为热门话题。但经过当地警方和蓝天救援队多轮的细致调查和探测,真相终于大白——所谓的“骨架”实际上只是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腐烂的枯树干,一场虚惊就此平息。
8月26日,大皖新闻记者对镜湖警方、芜湖蓝天救援队及知情人士进行了深入采访,力求揭示这起“误传”事件的真相,梳理事件的始末。
事件回溯至8月8日,一位名叫马女士的和县帆船爱好者在废弃矿坑划船时,不慎将装有手机的防水袋掉入深潭。由于矿坑水深不可测,深度达数十米,马女士的打捞尝试以失败告终。次日,马女士的男友,一位潜水爱好者,携带专业设备回到矿坑,试图找回失物。在潜水过程中,他无意中瞥见了一个模糊的白色骨架状物体,惊慌失措地返回岸边,并将所见告诉了周围的游客。
这一消息迅速在游客中引起恐慌。他们纷纷联想到数年前在此游泳后神秘失联的事件,担心这“骨架”可能与那起悬案有关,于是急忙向芜湖警方报案。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警方反应迅速,辖区派出所立即出动,并紧急联系蓝天救援队,共同开展了一场紧张而细致的打捞行动。据悉,该废弃矿坑水底环境复杂,平均深度约50米,最深处达80米,这样的环境给搜寻探测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救援人员动用了专业的水下机器人,对报警人提及的疑似“骨架”区域进行了全面探测。
经过连续三天的紧张搜寻,救援人员并未在疑似区域发现任何“白骨”或人体遗骸,而是在那里发现了一堆枯木树干。经过反复观察和确认,这些树干因长期浸泡在水中,外皮已腐烂,裸露的白色枝干在水中模糊的视线中,与骨骼产生了令人误解的相似。
此次事件也成为了警方提醒公众的一个契机。警方借此机会提醒公众,面对未经证实的消息,应保持理智,切勿轻信和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如遇异常情况,应及时向警方或相关部门报告,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公共秩序。这不仅是对此次事件的总结,也是对公众的一次重要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