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那天,当我踏上长安街,我将展现出我最好的一面,向祖国展示羌乡的新面貌。”在阅兵训练的空隙,队员们围坐一堂,聆听一位少尉军官讲述他“代表家乡献礼”的故事。
这位脸庞黝黑、身材瘦高的军官名叫唐磊,他出生在四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开坪乡的一个羌寨。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中,北川羌族自治县成为重灾区,60%的建筑物倒塌,县城周边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唐磊的家乡全益村同样遭受重创。震后的第一个夜晚,余震不断,妈妈带着唐磊和哥哥在山上找到了一块平地暂住。妈妈紧紧抱着孩子们,含泪安慰他们:“不要哭泣,也不要害怕。国家不会放弃我们,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正如妈妈所说,在最绝望的时刻,解放军抵达了。“我们村离北川县城有70公里,地震切断了道路。就在我们快要断粮时,天空出现了五角星标志的直升机空投物资,地面上的军装哥哥们则徒步将物资背进来。他们挨家挨户了解受灾情况,迅速展开救援。”唐磊说,救援官兵让他重获新生,废墟上飘扬的党旗和军旗在他心中播下了种子。“在我8岁那年,在最危险、最苦难的时刻遇到了一群穿军装的人,所以我长大后也要穿上军装。”
2019年,得益于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唐磊被优先录取到军校,实现了穿上军装的愿望,成为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军校生。去军校报到的当天,村里人敲锣打鼓为他送行,几位年长的族人叮嘱他一定要努力,争取早日成才,为家乡争光。带着这份特殊的责任,唐磊更加努力,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军事训练,他都异常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23年,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英雄的空降兵部队。在这里,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他带领官兵深入密林、深山和戈壁,圆满完成了一次次实战化演训任务。
去年,唐磊随队参加了训练现场会。面对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对空引导的“三无”条件,唐磊率先“第一跳”,勇敢地跃出舱门,降至目标地域完成集结,展现出了战斗力。
“别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勇敢,我想,正是因为亲眼见证了灾难面前解放军的英勇无畏,我才更加明白成为合格军人必须经历千锤百炼。”唐磊最自豪的是,每次都能乘坐伞花在天空中翱翔。“跳伞是空降兵的基本技能,我喜欢从千米高空一跃而下的感觉。”自唐磊投身军旅以来,故乡的乡亲们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共同描绘着羌乡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唐磊透露,他所在的家乡全益村近几年的时间里也升级为“5A”级景区,以羌族文化为核心的“羌家乐”旅游产业逐渐兴盛,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越发红火。
尽管与家乡相隔千里,唐磊却始终默默关注着家乡的变化。今年,当得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消息后,他提交了一封充满激情的请战书:“我是一名来自灾区的小孩,部队对我们和家乡有着深厚的恩情。请允许我代表羌族子弟、代表灾区人民,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我将用我全部的青春和热血来回报这份恩情。”最终,唐磊成功加入了阅兵训练队伍。
“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走上阅兵场!”家乡的变迁让唐磊对阅兵训练充满了特别的情感,他的训练也更加刻苦。他表示,17年前是党和国家在危难时刻拯救了他们,如今他希望能代表家乡的父老乡亲,通过阅兵场上的最佳表现,向国家和人民军队表达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