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厦门的海滩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一片宁静祥和。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象背后,一位游客的度假视频中却意外捕捉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视频中,他的孩子不小心踏入了一片已故的鱼群,不幸的是,孩子的脚部被尖锐的鱼刺刺伤。翌日,孩子突然发高烧,腿部肿胀得像球一样,病情危急,不得不紧急送往医院,入住重症监护室,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展开。
到了24日,孩子的母亲王女士悲痛地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孩子不幸感染了名为“食肉菌”的创伤弧菌。幸运的是,孩子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脚部保住了,但还需要接受多次清创和植皮手术。王女士借此机会提醒广大游客,在享受海滩乐趣的同时,务必提高警惕,以免类似悲剧再次上演。
创伤弧菌,弧菌科的一员,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广泛潜伏于海洋及海鲜的各个角落。因其致命率极高,被誉为“海洋中的隐形杀手”。这种细菌有两个显著特性:一是对温度敏感,冬季难以存活,夏季则是其活跃时期;二是对盐度有特定要求,最适宜的盐度范围为0‰至18‰,在低盐或高盐的水域中难以生存和繁殖。
感染创伤弧菌通常发生在人体在海水中有伤口时,或在处理携带该菌的海鲜时受伤的情况下。此外,食用受污染的生鱼片、生蚝等海鲜也可能导致感染。该菌侵入皮下组织和筋膜后,会疯狂消耗组织中的氧气,并通过分泌酶类分解组织中的过氧化氢,导致组织进一步缺氧,从而为厌氧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细菌的大量繁殖和毒素的释放会迅速引发浅筋膜组织的炎症。
创伤弧菌感染后,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为伤口感染和脓毒血症。该菌的毒性极强,潜伏期通常为24小时。大约50%至70%的患者在一两天内会出现局部皮肤肿胀、剧烈疼痛,伤口周围或感染肢体的末端皮肤可能呈现黑紫色,伴有水疱。感染者还可能伴有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和低血压等症状。
病情发展迅速,若未及时就医,严重病例可能进展为肌肉坏死和败血症,甚至有导致截肢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因此,创伤弧菌被誉为“海洋中的隐形杀手”,提醒我们在享受海洋之美时,务必时刻保持警惕,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