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男性因对盗墓题材的小说过度着迷,效仿小说中的描述进行盗掘,导致出土了超过20件价值连城的国家级文物。

图片[1]-一位男性因对盗墓题材的小说过度着迷,效仿小说中的描述进行盗掘,导致出土了超过20件价值连城的国家级文物。-小胖资源分享网 图片[2]-一位男性因对盗墓题材的小说过度着迷,效仿小说中的描述进行盗掘,导致出土了超过20件价值连城的国家级文物。-小胖资源分享网 图片[3]-一位男性因对盗墓题材的小说过度着迷,效仿小说中的描述进行盗掘,导致出土了超过20件价值连城的国家级文物。-小胖资源分享网 图片[4]-一位男性因对盗墓题材的小说过度着迷,效仿小说中的描述进行盗掘,导致出土了超过20件价值连城的国家级文物。-小胖资源分享网

 

郭家庙古墓群,位于湖北枣阳,是湖北省重要的文物保护地,但不幸在2023年遭遇盗墓贼的破坏。盗贼盗走了20件珍贵青铜器,其中包括4件簋,这些文物的珍贵程度和数量之多,让调查人员感到震惊。幸运的是,随着主犯余某在3月的落网,这起神秘盗墓案的主要疑点得以解决。

郭家庙古墓群在20多年前因修建高速公路而首次被发掘。2014年,在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再次对此地进行发掘。专家们认为,出土的文物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青铜器上的铭文对研究曾国的历史提供了很好的补充。然而,盗墓贼却一直觊觎这些古墓。

在案件侦破过程中,警方接到举报,一名叫李某的男子声称自己手握多件“刚出土”的文物,正在寻找买家。为了核实情况,警方假扮成“实力买家老黎”,逐步接近这名卖家。在伪装身份的同时,警方既要稳住嫌疑人的疑心,也要尽可能获取更多有效线索。

襄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杨磊透露,警方租用豪车,入住高档宾馆,以伪装自己的身份,让嫌疑人相信他们有购买“货物”的实力。李某自称拥有十几件“真品”青铜器待售。当民警要求查看文物照片时,李某仅发送了一张手绘图案,草草地勾勒了几件青铜器皿的轮廓。民警扮演的“老黎”表示,真正的买家是上海的“金总”,资金不成问题,但“货物”必须真实,需亲眼验证。

警方安排了一名民警假扮成“金总”的大老板,并邀请了文物鉴定专家一同伪装前往,旨在利用专业术语赢得嫌疑人的信任,并立即鉴定文物的真伪。确认文物为真品后,双方立即商定第二天进行交易,实行现金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双方商定以400万元的价格交易这20件文物,交易地点初步定在枣阳市的一个废弃粮站。

警方迅速调集了数十名警力进行多点位的布控,并在两个高速路口设置了拦截点,部署了抓捕行动。在交易现场,警方当场抓获了包括李某在内的两人。然而,在警方外围布控的民警正在收网时,一辆白色轿车突然从交易区冲出。民警立刻调转车头追击,但由于车速过快,考虑到可能危及周边群众的安全,最终未能控制该车。

在警方现场查获的20件青铜器中,其中9件上刻有铭文,均被认定为一级文物。这些铭文如同历史的“密钥”,揭示了器物的制作目的、祭祀的祖先以及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襄阳市博物馆的专家表示,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为研究古代国家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在湖北襄阳警方与广东江门警方的联合行动中,盗墓嫌疑人陈某被擒获。经过连续的调查,潜逃一年之久的头目余某也被抓获,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余某透露,他对古墓葬有着极大的兴趣,因一时的贪婪而走上了犯罪道路。他深受盗墓小说中探险情节的影响,并按照小说中的描述进行实地验证,甚至查阅县志以核对细节。他对小说中描述的“神秘技术”越来越着迷,最终萌生了亲自尝试的念头。

余某交代,他的犯罪动机源于一条手机推送的考古新闻,报道中提到“出土大量玉器和青铜器”,这激起了他的贪欲。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陈某,两人一拍即合。由于盗墓工作辛苦且当时经济困难,他们找来陈某作为垫付资金的帮手。郭家庙墓群配备了安防设施,他们选择田间小径潜入。余某表示,他先观察山脉走向确定搜寻范围,接着使用探针和洛阳铲逐步缩小目标。经过半个月的秘密侦查,他最终确定了一处疑似墓穴。他试探性地挖掘,发现铜锈后,确信下面是青铜器。

余某及其同伙耗时四五个小时挖掘出一个两米深的盗洞。经过两晚的疯狂挖掘,他们盗走了20件青铜器。为了尽快将文物变现,他们联系了李某,让其作为中间人寻找有购买力的买家。在倒卖过程中,李某被警方抓获,几名盗墓贼也因此被捕。最终,余某及其同伙被判处3至1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此案也警示我们,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文章来源:艾薇资源分享网 https://aiwan176.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