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兵们步伐坚定,目光锐利,她们英姿飒爽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王爽,这位在军队中独树一帜的女兵,今年在阅兵装备方队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女教练员,荣誉加身。回想起2015年“9.3”阅兵的辉煌时刻,那时的王爽还是一名列兵,与战友们一同分享了胜利的喜悦,见证了祖国的荣光。战友们坚毅的面容和挺拔的身姿,如同种子般,在她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种下了她心中的梦想:“总有一天,我定要踏上那神圣的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崇高检阅!”
这份仰望的憧憬,成为了她不懈奋斗的起点。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王爽的梦终于成真。她不仅成为了徒步方队的一员,还肩负起了教练员和排面长的重任。面对巨大的压力,她从未有过丝毫懈怠。2019年10月1日,她们以最佳的状态,昂扬的斗志,昂首阔步穿越天安门广场,接受主席的检阅。那一刻,王爽深刻地感受到了汗水换来的荣耀,徒步方队指挥部授予她“优秀教练员”称号,这是对她拼搏岁月的最高赞誉。
今年,当得知阅兵任务的消息时,王爽再次热血沸腾,毫不犹豫地递交了请战书。然而,由于女兵选拔范围未及她所在的单位,她未能入选受阅队员。正当她以为将与阅兵失之交臂时,领导询问她是否愿意担任装备方队乘载员的教练员,王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行!我定不负组织所托,完成任务!”
有人问她,不能亲自走过天安门,是否感到遗憾?她坦然地回答:“遗憾自然有,但心中更有坚定的信念:‘即便不能再次穿越天安门,我也将与队伍并肩,战斗到底。’台前荣光,幕后更显光荣,打造一支坚不可摧的队伍,接受检阅,这份责任更为重大。”
初入男兵方队的训练场,王爽感受到了一些目光中的疑虑。她深知,在训练场上,专业能力是唯一的语言,实力才是赢得尊重的通行证。在一次科目示范中,她军姿挺拔,动作精准、利落、充满力量,赢得了男兵们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她明白了,无论男女,肩负的使命和对极致的追求毫无二致,性别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尺。在炽热的阳光下,他们的黝黑面庞上,汗水如珍珠般滚落,那双被汗水浸透的双手,是他们全力以赴、不懈努力的最好证明。王爽曾以为,装备方队的阅兵式相较于徒步方队的正步分列式,应该更为简单。然而,当她真正上手,才深刻体会到“静”中所蕴含的深意。
她坚信,每一位队员都有能力做到最好,只是有时候,教练的指导不够细致,检查不够全面。因此,她经常用“拔起来”的口头禅来激励队员们,让他们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在训练场上,王爽始终保持着最佳状态,无论是她的姿态、表情还是精神状态,都力求完美,以确保在未来的战场上能够万无一失。她坚信“初始即严、越来越严、一严到底”的原则,这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她不断前行的动力。
在她的带领下,队伍如同破茧成蝶,在考核的试炼中展翅高飞,最终赢得了认可。王爽明白,方队训练不仅仅是精准动作的打磨,更是队员心理韧性的磨砺。与以往领航女兵队伍的经历不同,她发现,男兵们虽然能吃苦耐劳,执行力坚定如钢铁,但往往将心事深锁,将压力深埋心底。
凭借在集团军心理巡回服务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王爽毅然承担起心理咨询师的重任。在训练间隙,她倾听队员们的心声,将心理的滋养融入训练的每一环节,成为队员们心中信赖的“知心姐姐”。
在王爽的引领下,训练场也变得充满生机。她将热身操与动感DJ舞曲完美结合,将课间休息变为欢乐的团辅游戏,将枯燥的心理课程转化为生动的阅兵故事。她独具匠心,设立了“队员情绪状态可视化晴雨表”,实时洞察队员心理变化,及时调节情绪的晴雨。
为了提振士气,王爽主动联系百余名官兵家属,收集祝福视频,为士兵们送上惊喜。她坚信,这些细腻的关怀,正是士兵们保持坚韧之心的“精神盐分”。
训练之外,王爽还是任务活动的文艺轻骑队骨干。在晚会上,她妙语连珠,全场皆醉;在慰问演出中,她舞姿翩跹,用笑容点亮舞台。这时,她不再是严肃的“王教练”,而是充满热情、鼓舞士气的文艺灵魂,队员们亲切地称她为“王爽姐”。
不久前,王爽得知自己将被纳入受阅队伍,激动之情油然而生。她不再仅仅是场边的“教练员”,而是能与战友们并肩而立,作为“队员”一同接受检阅。她说,与并肩训练的兄弟们一同受阅,将是她阅兵生涯中最耀眼的荣光。
作为队员,王爽深知,自己必须以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甚至超越。她明白,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挑战,更是对整个队伍的负责。在她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必将勇往直前,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