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韩国总统李在明抵达美国,开始了他的首次美国之旅。但这次行程的开端并不顺利。韩国媒体对访问的接待规格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认为李在明总统的随行团队显得单薄,只有外交部长赵显陪同,而美方接待的也只有国务院副礼宾长和一位韩裔美军上校。这种安排似乎暗示着此次访问将面临诸多挑战。
在飞往华盛顿的途中,李在明向记者透露,他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安全、国防预算和关税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他承认美国对驻韩美军部署的灵活性有所要求,但这却是韩国无法让步的底线。尽管在驻韩美军问题上韩美存在分歧,但李在明表示,双方将本着协商的原则,寻求共识。
面对全球“以本国为中心”的潮流,李在明深知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在外交领域,他已做好充分准备,全力以赴以取得最佳成果。
23日,李在明访问日本,并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谈。这是他上任后除参加国际会议外的首次出访,打破了韩国总统上任后优先访美的惯例。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举动既有内政因素,也有应对美国在关税和安全问题上施压的外交考量。尽管日韩之间存在历史问题,但在安全领域战略沟通以及氢能、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上,双方达成了显著共识。
6月4日,韩国首尔,李在明在国会进行就职演说,图片来自新华社。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于24日对此次会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双方小范围会晤的时间大幅超过了原定计划,这充分表明两位领导人普遍认为,两国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回顾过去,李在明曾多次因历史问题对日本提出批评,并指责尹锡悦总统对日本的态度为“屈辱外交”。然而,就任总统后,他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6月,在加拿大出席七国集团峰会期间,李在明与石破茂举行了首次会谈,强调要管控分歧,推动两国关系面向未来。在《读卖新闻》的采访中,李在明于19日提出,韩日两国不应过分沉迷于历史争议,而应追求互利共赢的合作,并扩大合作范围。他甚至为先前坚决反对的2015年日韩“慰安妇”协议进行辩护,强调“这是国家间的承诺,协议不应被废除”。对于他态度的转变,他解释称,在野时期需要“斗争”,而执政后则需要“展现包容力”。这一切均显示出李在明总统在处理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方面的务实与智慧。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韩国进步派的杰出代表,李在明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已深刻影响其政治理念。他坚持要求日本对历史问题负责,这不仅反映了他对历史正义的坚定信念,也是其政治身份和立场的自然表现。在野时期,李在明巧妙地运用对日本的批评,以此作为与保守派区分的标志,凸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人格魅力。
然而,如今李在明已经完成了角色的转变,从一位在野批评者变为推动韩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其政治智慧的成熟,也展示了他外交策略的灵活多变。他的出现为韩日关系的未来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期待。
普遍观点认为,李在明在处理韩日关系时的外交策略和政治智慧将是两国关系实现良性互动的关键。他的领导力和远见让人对韩日关系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期待他在这一新角色中能有更出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