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大连科技学院2025级新生李雨桐紧握着那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心中却如同压着一块沉重的铅块。在接下来的10天里,她必须筹集2.8万元的学费。当她通过手机银行完成转账,屏幕上“交易成功”的字样映入眼帘,但这四个字并没有为她带来任何安慰,内心的忐忑依旧挥之不去。这位来自辽宁丹东农村的女孩,未曾想到,当她将父母辛苦攒下的三年积蓄汇入学校账户的那一刻,学校的账户已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
一、财务危机的暗流涌动
8月23日,记者以家长身份拨通了学校的电话,院办工作人员证实了《致全体教职员工一封信》的真实性,并透露7月份的工资尚未发放,工会正在紧张地统计困难补贴名单。电话那头,键盘敲击声与社保处理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悲凉的交响乐。而这场财务危机的伏笔,早在天眼查的数据中露出端倪。截至8月24日,学校共有35条历史被执行人信息,总金额超过35亿元,其中仅8月4日新增的恢复执行金额就高达1.3亿元。副董事长高小涵名下22条限高令,涉及金融借款、债权转让等纠纷,令学校资金链岌岌可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忧心忡忡地说:“我们就像坐在一艘漏水的船上。”7月工资停发后,已有20余名骨干教师递交了辞职信。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货款拖欠,学校食堂供应商开始减少供应,超市货架上的商品种类也锐减三分之一。
二、1.2万学子的焦虑漩涡
校园贴吧上,“学费打水漂”、“毕业证含金量”等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大三学生王浩然算了笔账,四年的学费和住宿费近12万元,父母甚至抵押了老家的房子才凑齐。如果学校倒闭,他将如何偿还助学贷款?他的担忧并非个案——学校官网显示,2025年本科专业学费为2.6万至2.8万元,专科为1.8万元,在校生规模约为1.2万人。
新生家长群里也一片混乱。来自河北保定的张女士晒出了缴费凭证,但直到现在仍未收到电子票据。更让她不安的是,从8月20日起,学校招生办的电话就无人接听。与此同时,校园围墙外,装修工人正在新建的宿舍楼安装空调,与教职工食堂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宛如一幅讽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