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果市场发生了一场悄然无声的甜蜜变革。从清甜爽口的西瓜到多汁诱人的草莓,这些水果的甜度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直线上升,引发了消费者们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这背后是否隐藏着高科技的力量?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崔国朝,为我们揭开了一场甜蜜背后的科学面纱。
崔国朝坦言,水果的甜度确实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以桃子为例,在过去的“赛桃会”上,糖度能达到13%至14%的桃子就已经是佼佼者。然而,如今这样的糖度只能算作及格线,因为现在的顶尖桃子糖度已经突破了18%至20%,其甜美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崔国朝指出,这种甜蜜的蜕变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的两大突破。首先,是育种技术的飞跃性进步。可溶性固形物是影响水果口感的关键因素,而分子育种技术的飞跃,使得科学家们能够精确地锁定西瓜、桃子等水果中控制甜度的关键基因。这一突破让育种专家们如虎添翼,能够高效地筛选和聚合高甜度基因,培育出品质优良、口感香甜的新品种。
其次,是种植管理的精细化。现代水果种植正从粗放走向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通过优化果树结构、实施精准的水肥管理和高效利用光能等农艺措施,果实内部的糖分积累得到了显著提升。
崔国朝还透露,特定的气候条件也会对水果糖分的积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今年许多地区的高温干旱天气,使得当地水果比往年更加甜美。
面对网络上关于通过喷洒或注射甜蜜素来增甜水果的传言,崔国朝明确表示,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一方面,喷洒甜蜜素只能带来表皮的甜味,无法改变果实的整体风味;另一方面,注射甜蜜素会破坏果实结构,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和腐烂。此外,对大量水果进行逐个注射,既繁琐又成本高昂,根本不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 版权声明
本站提供的内容仅作为个人学习、研究以及欣赏!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共同维护和谐健康的互联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