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一条关于知名艺人李易峰及其关联公司、前经纪公司博众星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近5000万元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迅速在网络引发热议和广泛关注。
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公布的数据,2025年8月19日,李易峰、上海峰岩文化传媒中心、北京博众星和影视有限公司等,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4990万元巨额款项。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峰岩文化传媒中心成立于2018年7月,注册资本仅100万元人民币,却由李易峰亲自投资,主要从事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会议及展览服务、摄像及视频制作等服务。
潇湘晨报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发现,李易峰关联7家企业,其中4家仍在存续状态,包括上海峰岩文化传媒中心、上海李易峰影视文化工作室等。此外,李易峰名下有多起司法案件,案由涉及侵权责任纠纷、服务合同纠纷等,其260万元股权目前仍处于冻结状态,冻结期限直至2026年5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执行人之一的霍尔果斯博众星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曾被冻结1500万财产,申请人为李易峰前合作品牌HONMA高尔夫关联公司世力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上海峰岩文化传媒中心为李易峰个人独资企业,2024年员工数量为0人,却依然顽强地维持着存续状态。
回顾2022年,李易峰因多次嫖娼被北京警方依法行政拘留,随后多个品牌及奢侈品方纷纷与其终止合作。消失三年后,李易峰今年4月在泰国曼谷举办演唱会,3500元的内场票座无虚席,门票被黄牛炒至原价五倍。演唱会上他重现经典造型,与粉丝互动,引发关于“劣迹艺人能否复出”的讨论。
李易峰曾多次入选福布斯中国名人榜,2015年以6900万元年收入位列第九。此次法院强制执行,无疑给李易峰及其名下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针对此次法院强制执行,潇湘晨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双千计划”法学专家、芙蓉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平凡。陈平凡表示,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李易峰在无法履行4990万元执行款时,必然触发限制高消费措施。详细而言,若李易峰及其关联企业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行责任或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已启动强制执行程序,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同时,考虑到其持有的260万元股权已被司法冻结,若此状况未能有效填补4990万元的债务缺口,法院将依法对其消费活动实施严格管控。这些管控措施如同无形的镣铐,束缚了其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在消费和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步都将受到显著影响。
**消费限制**:往昔,乘坐飞机、高铁或动车一等座成为出行的首选,追求速度与舒适的完美结合;入住星级酒店的豪华客房,成为身份与品味的象征。然而,这一切如今都变得遥不可及,成为奢侈的梦想。购置房产与车辆,曾经是许多人的梦想,象征着稳定与未来,但现在,它们成为难以触及的高峰。原本为了孩子能接受优质教育资源而选择的昂贵私立学校,此刻也成为泡影,未来的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出境限制**:更令人沮丧的是,法院与边检部门合作,对出境通道实施了严格的封锁。这不仅是对个人财产的剥夺,更是对个人自由的重大限制。出境的自由,曾是为人们拓展视野、寻求机遇的途径,但现在,它变成了难以跨越的障碍。
这一系列的限制无疑对个人生活品质造成了巨大打击,不仅剥夺了物质享受,还在精神上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人们不禁感叹,债务的负担如此沉重,以至于连基本的出行和自由都受到了限制,生活的重担似乎已经让人难以承受。
文章来源:狐狸资源分享网 https://huu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