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梅赛德斯-奔驰在汽车行业巨头中勇敢地站了出来,接过了政策不满的接力棒,紧随宝马、奥迪之后,对现行政策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公司掌门人康林松在公开访谈中,语气坚定有力,充满挑战意味,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燃油车与欧洲汽车行业的命运紧密相连,甚至断言,如果燃油车突然消失,欧洲汽车行业可能会陷入无法挽回的深渊。
去年九月,沃尔沃汽车公司联合众多工业制造商,坚定地站在了欧盟的一边,力主实施2023年全面禁止销售内燃机汽车的政策。他们的决心如同磐石一般坚定,沃尔沃首席执行官Jim Rowan更是明确表示,2035年的宏伟目标对于协调各方利益、捍卫欧洲汽车产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然而,在这场支持者与反对派之间的激烈拉锯战中,欧盟的态度却如同墙头草,随风摇摆。一方面,欧盟正不遗余力地推动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面对反对派的强大游说,欧盟屡屡作出妥协,包括豁免合成燃料的使用和推迟对未达标减排的罚款执行。
在这种背景下,欧盟的频繁背信弃义不仅暴露出欧洲电动车发展的重重困境,更预示着一场潜在的危机。目前,欧洲电动车市场普及率尚低,公众接受度平平。汽车制造商们面临着电动化转型与既定目标间的巨大鸿沟。根据半年报数据显示,在销量下滑和关税的双重夹击下,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盈利能力遭受重创,利润来源依然主要依赖于燃油车。如果欧洲一意孤行,坚持2035年禁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正如康林松所预见的,欧洲汽车产业或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在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之下,欧洲似乎仍难以割舍对燃油车的依赖。这场关于汽车未来的较量,不仅关乎欧洲汽车产业的命运,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版权声明
本站提供的内容仅作为个人学习、研究以及欣赏!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共同维护和谐健康的互联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