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教育的招生困境,如同顽疾一般,多年来始终纠缠不清,而今年,这一难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形势愈发不容乐观。透过高考报名数据的细致观察,我们不难发现,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了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下滑,锐减至1335万,相较2024年骤降了7万,这一现象无疑给民办本科的招生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6月,我国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的数量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共计388所,此外还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3所,这两者合计占据了全国总数的31.4%。2023年,全国民办本科及职业本科的招生人数总计达到了124万,这一数字在总招生人数中占据了高达25%的比例。尤其是湖北、江苏、山东、广东、陕西这五地,民办本科院校的数量稳居全国前五,分别拥有33、26、25、25、23所,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21世纪经济报道》一针见血地指出,民办本科院校的招生特点之一便是生源主要集中于省内,然而各省的生源规模差异极大,这无疑加剧了民办本科院校招生的不均衡现象。
在社交媒体上,众多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将民办本科学费高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视为其招生难题的关键所在。
《澎湃新闻》报道,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的学费高得令人咋舌,每年高达2万至3万元,甚至有部分学校学费超过10万元。粗略估算,包括生活费在内,一年的费用大约为5万元,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
广东某民办本科院校的招生人员一语道破现状:“我们学校已经进行了三次志愿征集,但学生人数仍未达到预期。”在全国范围内,民办本科招生困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今年的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民办本科招生所面临的困境与公立学校所遭遇的难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该招生人员进一步分析指出,由于民办本科学费高昂,许多学生选择了就读专科或选择复读,以期降低教育成本。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民办本科招生难题的严峻性,其背后的社会影响和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