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尔德资源分享网 https://edvjjs.cn/
8月13日的北京晨曦,北五环外的售楼中心里,久违的“砸蛋”欢声如春雷般炸响,空气中弥漫着热闹的气息。项目沙盘前,人潮涌动,购房者们屏息聆听,期待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休息区的沙发上,更是座无虚席,样板间内人声鼎沸,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售楼大厅内,成交客户砸金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那是他们圆梦购房后的喜悦释放。一位销售人员难掩兴奋之情,透露自新政发布以来的周末,每日到访的客户络绎不绝,超过200组,而就在当日的喜悦氛围中,又有幸运者喜提心仪房源。
北京朝阳的我爱我家门店经理同样喜不自胜,新政实施后的首个周末,门店的带看量相较前一个周末激增约20%。他感慨道:“门店的经纪人重拾忙碌,有的周末带看了3-4组客户,而之前的周末,有的经纪人甚至一周仅带看一组。”
8月12日,一位在北京朝阳购置改善型住房的买家也分享了他的喜悦。过去三个月,负责带他看房的经纪人“颗粒无收”,每月仅能依靠基本工资度日。如今,经纪人终于迎来了下半年的“开门红”。
走访中,我们发现已有部分楼盘趁市场回暖之势,纷纷推出促销活动,以期在短时间内加速销售步伐。
一位券商房地产分析师指出,从个别项目和局部市场来看,新政的提振作用已初露端倪,但从整体来看,政策影响较为温和,市场整体仍保持稳定,反应还需时间观察。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认为,此时发布政策,恰逢其时,有望推动市场回稳。他指出:“这次楼市宽松政策的发布可谓及时。近期,北京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数据有所下滑,尤其是7月份,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数据均呈现下降趋势。”
今年1-7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到304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期二手住宅成交超过10万套,同比增长12%,整体表现平稳,但7月份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出现转弱迹象。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北京此次政策调整旨在“去库存、稳预期”,短期内有效激活市场,但长期仍需依赖经济基本面改善和居民收入预期的修复。
张大伟指出,每年的7-8月都是楼市的传统淡季,往年政策通常在9月份出台,而今年在市场惯性下调的情况下,政策提前出台,对市场信心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前几周成交量下调的情况下,本周成交量基本稳定,看房量也持续上升,有助于市场触底企稳。
一位地产分析师表示:“市场交易的增加可能对二手房价格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也有利于畅通置换链条。”上半年,住宅用地土拍成交额如同春日暖阳,激增37%,而新“地王”的诞生更是为沉寂已久的楼市送来了一剂强心针,预示着回暖趋势的悄然兴起。近期,市场观察数据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房地产市场的新动向。尤其在北五环周边,诸如海淀等热门区域的项目,因政策春风的吹拂,备受瞩目,看房人群络绎不绝。与此同时,其他区域的房地产市场波澜不惊,似乎还在沉睡之中。
深入剖析,此次政策对置换需求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其对新房市场的提振效果,竟有超越二手房市场的势头。
对于开发商而言,新政策的出台无疑是春风化雨,传递出积极的信号。这或许将催促他们加快项目建设和销售步伐。在土地拍卖的舞台上,今年上半年,北京共演绎了22宗住宅地块的成交盛宴,总成交额高达1005.6亿元,成功跨越千亿大关。相较之下,2024年上半年,北京成交的住宅地块数量为19宗,成交金额为732.36亿元。
这一数据犹如一声惊雷,昭示着今年北京住宅用地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攀升,其中成交金额同比增长了37.3%。在溢价项目方面,今年上半年成交的22宗住宅地块中,有7宗溢价率达到了10%。这些地块犹如明珠般散落在朝阳区、海淀区、通州区,包括臻澐、建发海晏、中海丽泽叁號院、招商序、金茂满曜、保利朝观天珺、招商朝棠揽阅等项目,均已获得预售许可证,蓄势待发。
在海淀区,溢价率的表现尤为耀眼。自2025年起,该区域的新房供应量已超过3000套,成交量接近1500套,成为北京新房市场供应和成交的热点区域。该区域的成交均价更是犹如一颗明珠,达到了9.8万元/平方米,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海淀区迎来了新的“地王”。3月18日,树村地块出让,吸引了超过十家房企的竞拍,最终中海以75.02亿元的价格竞得,溢价率为27.93%,楼面价约为10.23万元/平方米,刷新了北京的单价记录。该地块位于北五环外,紧邻地铁13号线上地站,步行约1.2公里。上地板块不仅拥有产业优势,还具备学区优势,靠近腾讯、网易、百度、新浪等互联网巨头,且区域内有上地实验小学、清华附中上地学校、二十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
除了树村地块外,海淀区其他地块的溢价率也较高,其中朱房村两处地块的溢价率分别为17.33%和25.04%。华北某房企人士指出,北京上半年土地出让的热潮,正是楼市利好政策持续发酵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