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美国东部时间,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公布了特朗普总统修订后的“对等关税”行政令的具体执行细则。
依据美国海关最新公布的通告,上周特朗普总统签署的行政令附件一中所列的69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自美东时间2025年8月7日午夜起,美国海关将开始对这些地区的进口商品征收10%至41%的“对等关税”。
除了实施“对等关税”,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墨西哥和加拿大也分别面临25%和35%的额外关税。此外,尽管巴西将适用最低的10%“对等关税”,但美国将从8月6日起对巴西产品额外征收40%的关税,使得总税率上升至50%。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向巴西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其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司法调查。
据新闻报道,8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基本决定对多国实施新一轮关税,且在当前谈判中不会做出调整。这包括对加拿大商品征收35%的关税、对巴西征收50%的关税、对印度征收25%的关税以及对瑞士征收39%的关税。
“对等关税”将最终让美国消费者承担后果
特朗普宣布实施新的关税政策初期,众多企业为保持市场份额,选择自行承担新增关税的成本。
例如,日本汽车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8.3%,今年上半年在美国的售价并未出现显著波动。然而,据日本银行统计,今年3月至5月期间,日本出口至北美市场的汽车价格下跌了17.7%,表明关税提高的成本主要由企业自行承担。
然而,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随着企业维持价格稳定的手段接近极限,特朗普总统加征的关税正在逐步转嫁给消费者。
除了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玩具制造商美泰和孩之宝之前警告关税将导致价格上涨外,生产洗衣粉、纸尿裤、卫生纸等日用品的宝洁公司也宣布,从8月开始将对约四分之一的美国产品平均提价2.5%。
即将实施的“对等关税”可能进一步迫使美国销售商提高产品售价。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美国物价将在短期内上涨1.8%,相当于到2025年,每个美国家庭平均将损失2400美元(约合人民币1.72万元)。
在7月25日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中,美国童装品牌卡特公司的首席财务官理查德·韦斯特恩伯格(Richard Westenberger)指出,公司不打算继续经营因关税而降低利润率的企业。他强调,如果关税成为成本结构的长期增加,公司必须找到应对策略来吸收这部分成本。
以电脑为例,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研究预测,若“对等关税”按计划实施,电脑、电子及光学设备的价格可能短期内上涨18.2%,长期内上涨7.7%。据央视新闻报道,引用美国商务部数据,美国对多个主要进口国家加征高额关税后,今年6月份美国电脑价格同比上涨了约5%。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研究还表明,尽管某些商品在短期内可能不受“对等关税”政策直接影响,但其他商品的涨价也可能间接推高这些商品的价格。这是因为,如果关税是针对上游资源产品,那么关税有可能转移到制成品上。
关税的影响远不止于价格上涨。
依据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计算,随着所谓“对等关税”的新一轮政策于8月7日正式启动,美国消费者所面对的总体有效平均关税率预计将上升至18.3%,这一数字自1934年以来未曾有过,并且远超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开始前的2.4%水平。
该实验室分析指出,这将导致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增加,并加剧通货膨胀。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表明,在新的关税政策作用下,美国2025年和2026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预计将减少0.5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底,美国失业率将因关税影响上升0.3个百分点,而到2026年底,这一数字将进一步上升至0.7个百分点。
7月30日,在美联储利率决议后的记者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某些商品的价格已显现出关税带来的效应,但关税对整体通货膨胀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据目前估算,核心通货膨胀中大约有30%至40%的成分可以归因于关税。鲍威尔提醒,关税的影响可能是“临时性的”,但也存在导致“长期性”通货膨胀变化的可能性。
8月7日,全球市场密切关注美国是否会实施新的关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