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倾力构建全球投资的超级“引力场”。

图片[1]-我国正倾力构建全球投资的超级“引力场”。-小胖资源分享网北京,8月5日——

新华社报道,外资在连接国内外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经贸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吸引外资的成绩斐然——“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累计吸引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提前半年完成了既定目标,新设立的外资企业数量比“十三五”期间增加了2.5万家。

投资中国,即投资未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度调整,我国正全力打造一个全球投资的强大“磁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战略优势,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的热土。

今年以来,天津迎来首家外商独资的三级综合医院,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等外资企业获得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的批准,拜耳、辉瑞、阿斯利康等跨国医药企业纷纷入驻北京医药创新公园。这些迹象表明,在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市场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达到30014家,同比增长11.7%。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了2.5万家。毕马威在《2025年宏观经济十大趋势展望》中强调,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和消费市场的潜力,是外资持续增加投资的核心动力。众多跨国公司认为,中国是跨国投资的理想之地,是一个“确定性的绿洲和投资热土”。

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实施“稳外资20条”政策,加强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的管理,以及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等,展现了对稳定外资的决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潘圆圆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固、优势明显、韧性十足、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以及持续优化的创新环境,为跨国公司提供了优越的投资条件,为稳定外资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投资结构优化方面,世界工厂的地位正与创新能力相结合。例如,安利公司自2019年起启动了为期5年、总额达21亿元人民币的在华投资计划,用于升级改造广州生产基地、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以及遍布全国的体验馆和体验店。安利(中国)总裁余放表示,安利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强化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创新源发地以及战略增长引擎中的地位。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不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而且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引进外资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达到了1278.7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的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了127.1%、53%、36.2%、17.7%。到2024年,高技术产业吸引外资的比重上升至34.6%,比2020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7月11日,上海新认定的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5家外资研发中心获得了证书。同时,有56个外商投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约为36.8亿美元,覆盖生物医药、时尚消费品、金融、汽车、商务服务等关键领域,以及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

保赫曼(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玄表示:“我们将聚焦跨境电商和康养领域。”这位扎根上海20多年的企业家见证了中国开放的决心,而中国区总部的设立将帮助企业更好地推广创新业务模式。

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指出,从2013年到2023年,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经费增长了86.5%。跨国公司与中国的投资合作模式已从“市场导向型”和“成本导向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

随着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上海南翼的金山区,丰田汽车独资设立的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

金山区针对项目推出了“专班式服务”和“链式化保障”等创新举措,反映了我国营商环境的“速度和温度”。

我国正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优质营商环境;持续精简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的限制已全部取消;推动电信、医疗等领域的开放试点,稳妥有序地扩大教育、文化领域的自主开放;累计制定、修订、废止法规文件500多部;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设立各级外资工作专班……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中国的大门始终敞开,外资进入中国的路径也越加宽广。

在最近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美国参展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15%,继续位居境外参展商之首,其中60%的企业为世界500强企业。

开放合作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互利共赢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今年上半年,东盟对华投资增长了8.8%,瑞士、日本、英国、德国、韩国对华投资分别增长了68.6%、59.1%、37.6%、6.3%、2.7%。携手国内同仁,便是在与机遇并肩。我国正通过高层次的开放政策推动深刻的改革以及高质量的发展,这无疑将为全球带来更多的合作与共赢机会。

文章来源:尔德资源分享网 https://edvjjs.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