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展开反击,让特朗普陷入尴尬。
此前,特朗普声称在强大压力下,印度将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并期待观察结果。
然而,8月2日,两名匿名印度高级官员明确表示,印度政府政策未变,将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西方媒体甚至以“印度无畏美国关税压力,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为标题,似乎是在故意给特朗普添堵。
印度此举是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印度官员强调,政府未指示石油公司减少从俄罗斯进口,且这些是长期合同,不可能短时间内停止购买。
特朗普再次遭遇假新闻。他怎能仅凭“听说”就处理如此重大的国家事务?
虽然特朗普的做法不能完全怪责,但消息源头路透社的报道也存在问题。路透社称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依据是印度多家国有炼油厂过去一周未采购俄罗斯原油。
然而,印度方面表示,减少采购并非因特朗普威胁,而是由于俄罗斯出口减少、印度需求稳定以及俄油折扣降低等原因。
特朗普对此感到失望。此前,他批评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宣布对印度征收25%关税,并威胁对俄罗斯实施二级制裁,即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关税。
实际上,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主要国家是中国、印度和土耳其,其中印度占比最高。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俄罗斯是其最大石油供应国。数据显示,2022年1月,印度从俄罗斯每天进口石油6.8万桶,6月增至112万桶,最多时超过200万桶,有时甚至超过中国。俄罗斯折扣石油占印度石油进口量的40%。
特朗普以为印度会轻易屈服,停止进口,但事实并非如此。除了经济利益,还有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尽管美国与印度关系良好,但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更为长远和深厚。在冷战年代,苏联始终是印度的准盟友,与美中站在巴基斯坦一方,而支持印度。印度的大部分武器供应来自苏联,苏联在印巴问题上也多次运用其否决权。
普京与莫迪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已有数十次会面。印度外长苏杰生称赞印俄关系是“世界政治中不变的常数”。
西方媒体评价,印度与俄罗斯在能源、军事、核能和高层外交等多个战略领域的紧密依赖,形成了一种坚固的基础,难以通过单一经济手段(如关税)破坏。这表明美国所谓的“额外惩罚”可能不足以根本改变印度的战略判断,因为中断这些联系对印度来说代价巨大。
因此,即使面对特朗普的挑战,印度也明确表示将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这不是印度首次对特朗普表示不满。特朗普曾宣称是他积极斡旋、施加压力,使得印巴最终实现停火。这激怒了印度,因为印度最反感在压力下停火。印度公开澄清,停火与特朗普无关,许多印度人甚至愤怒地指责特朗普是骗子。
这对渴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特朗普来说,无疑是一次公开的羞辱。
然而,特朗普并未停止。他还宣称不关心印度如何对待俄罗斯,认为他们可以联手摧毁“死亡经济”。
印度人无法接受这种侮辱。印度总理办公室回应称:“印度经济充满活力和韧性”,“莫迪经济学不仅存在,而且在保护主义盛行的世界中成为唯一的亮点”。
这无疑是又一次对特朗普的反击。
综上所述,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特朗普的想法过于简单。他幻想通过施压就能让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这显然是对印度的误解。有些事情关税可以起到作用,但有些关系关税无法起到太大作用。这使特朗普陷入尴尬的境地,他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来实现其承诺。
其次,战略平衡正在发生变化。印度曾幻想能够左右逢源。正如彭博社所说,印度曾处于地缘政治的“甜蜜点”,一边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保持良好关系,一边与中国和俄罗斯保持金砖国家成员身份。莫迪不仅得以在白宫受到款待,还能前往俄罗斯与普京加强双边关系,然而,特朗普正逐步打破这种战略平衡。
诚然,印度历来被视为西方制衡中国的关键棋子,部分印度人甚至乐于扮演这一角色,不断展示其忠诚。
然而,特朗普上台后,对所谓的筹码并不在意,他视你为棋子,若不遵从他的意志,便会对你进行严厉的羞辱。
印度的幻想正逐渐破灭。
第三,恶人自有恶人磨。
我们中国人深知,印度并非省油的灯,莫迪更是个擅长博弈的老手;然而,特朗普不信邪,总是想方设法占尽便宜。
如此看来,莫迪与特朗普的较量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莫迪的博弈技巧与特朗普的竞争策略不相上下,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与加拿大的关系同样紧张,两国竟成了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
加拿大近期倍感沮丧,美国对日本、韩国、欧盟的关税仅为15%,而加拿大却对美国忠诚不渝,却先被特朗普痛击,税率高达35%。
加拿大前政府官员布莱恩·克劳感叹,其他国家选择向美国妥协,而加拿大却独自对抗特朗普,不禁令人遗憾,如今加拿大与中国一样,成为了唯一敢于挑战这位总统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