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避免食用酱油与味精,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真相如何?

 

 

图片[1]-研究发现:避免食用酱油与味精,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真相如何?-小胖资源分享网

近期,一则关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发现,避免食用酱油和味精可迅速降低血压”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人对此表示惊讶:难道我长期以来钟爱的调味品,竟然是高血压的“幕后推手”?舍弃酱油和味精,血压就能立刻下降,这听起来似乎过于简单了。

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酱油和味精真的如此有害吗?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话题,为大家揭开真相。

图片[2]-研究发现:避免食用酱油与味精,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真相如何?-小胖资源分享网

酱油与味精:担忧钠含量的原因解析

酱油与味精作为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分别以其独特的提鲜和上色功能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这两种调味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钠含量较高。

这一特点引出了关键问题:过多的钠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钠摄入量与高血压风险和心脑血管疾病负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在酱油中,钠含量尤为突出。每100毫升酱油中含有大约6-7克盐。若在烹饪时使用大量酱油,甚至可能超过每日建议的盐摄入量(5克)的一半。

至于味精,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虽然其钠含量不及酱油,但同样不容忽视。一小勺味精大约含有0.5克钠,长期使用则会逐渐累积。

图片[3]-研究发现:避免食用酱油与味精,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真相如何?-小胖资源分享网

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指出,并不是通过停止食用酱油和味精就能立即降低血压。实验结果显示,在为期四周的饮食干预中,当受试者减少钠的摄入量并增加钾的摄入量(例如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咸味调料的使用)时,他们的平均收缩压下降了5至10毫米汞柱。

研究的核心在于对钠摄入的整体控制,而非针对特定的调味品。酱油和味精只是钠摄入来源的例子之一。

因此,这种说法不能被孤立解读。并不是说停止食用酱油和味精血压就会立刻下降;而是说,只有通过整体减少钠的摄入,才有可能观察到血压的变化。

图片[4]-研究发现:避免食用酱油与味精,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真相如何?-小胖资源分享网

钠摄入过量的危害程度如何?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的数据,我国居民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9.3克,这一数字接近推荐摄入量的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摄入的钠并不仅仅来自直接加盐。实际上,酱油、鸡精、味精、蚝油、豆瓣酱、方便面调料包、火锅底料等调味品中也含有大量钠。

一碗看似清淡的面条,一旦加入调料包,其钠含量便会急剧上升。这些钠的过量摄入不仅会导致血压升高,还可能增加心脏病、肾功能损害和中风的风险。

图片[5]-研究发现:避免食用酱油与味精,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真相如何?-小胖资源分享网

关于“不吃酱油味精”是否能有效降低血压的探讨:

结论先行:对于习惯大量使用调味料的人来说,适当减少调味料的摄入,确实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然而,对于每天仅使用少量酱油的个体而言,完全摒弃酱油可能并不会立即导致血压下降。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年龄、体重、运动、情绪和睡眠等,调味品只是这些因素之一。

因此,声称“不吃酱油味精即可立即降低血压”的观点过于夸大。尽管如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长期减少钠含量高的调味品摄入无疑是有益的。

图片[6]-研究发现:避免食用酱油与味精,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真相如何?-小胖资源分享网

味精的食用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有些人反映食用后会出现头痛、口干、心慌等症状,然而,目前尚无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味精对人体健康有显著的不良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我国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均明确指出,在正常摄入量下,味精对人类健康无损害。

然而,即便是无害,也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食用。过多的钠摄入,无论是来自盐还是其他来源,都可能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许多所谓的“复合调味料”中也含有钠,不仅仅是味精。例如鸡精、调味粉、麻辣香锅料包等,它们的钠含量甚至可能超过味精。

图片[7]-研究发现:避免食用酱油与味精,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真相如何?-小胖资源分享网

科学控盐控钠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关注成分表。在购买调味品时,检查钠的含量,若每100克中钠的含量超过1000毫克,则需提高警惕。

其次,适量使用调味品。在烹饪过程中,酱油与盐选择其一使用,避免同时加入酱油、蚝油和盐。

再次,利用天然食材增添风味。使用葱姜蒜、辣椒、柠檬、醋、香菇、紫苏叶、香菜等食材,既能增加菜肴的口感,又能减少对盐的需求。

第四,掌握品尝技巧。烹饪时,不要一边炒菜一边加调料,多品尝菜肴的味道,根据需要再决定是否添加调料。

最后,在外出就餐时需注意。外卖和餐厅的菜肴往往口味较重,点菜时可以提出“少盐”“少酱油”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图片[8]-研究发现:避免食用酱油与味精,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真相如何?-小胖资源分享网

那么,钾的摄入量是否越多越好呢?

钾元素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从而有助于调节血压,适量食用蔬菜和水果确实对健康有益。

然而,补钾并非没有限度。特别是对于肾功能不佳的人群,他们的钾排泄功能较弱,过量补钾可能导致心律不齐,甚至引发心脏停搏。

钾的摄入并非“多多益善”,而是应当保持适量的摄入。最安全的方法是通过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来获取钾。应当避免随意服用含钾的补充剂或饮用含钾的饮料。

图片[9]-研究发现:避免食用酱油与味精,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真相如何?-小胖资源分享网

医生的建议如下:

在我们的门诊中,我们遇到过许多高血压患者,其中许多人血压控制不佳,并非仅仅因为摄入了酱油或味精,而是因为整体的生活方式存在缺陷。

若要真正实现血压的降低,患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这些措施看似简单,然而,大多数人难以坚持。过分关注“酱油味精”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对生活中真正重要细节的忽视。

图片[10]-研究发现:避免食用酱油与味精,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真相如何?-小胖资源分享网

总结

“酱油与味精并非高血压的直接原因,然而,长期过量食用含钠的调味品确实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因此,面对“停止食用酱油和味精,血压立即下降”的说法,我们不应轻信并盲目效仿。正确的方法是科学地分析问题,并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这才是实现血压稳定的有效途径。

血压的管理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也不是通过摒弃单一调味品就能解决的难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