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近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双城记:为什么从巴塞罗那和布拉格的角度来看,中国看起来如此不同》的文章,深入探讨了欧洲不同城市对中国的看法差异。

 

 

在巴塞罗那,随着西班牙政府积极推动与中国之间的伙伴关系,中国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巴塞罗那科技园区的发展得益于中国企业在网络安全、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戈麦斯,曾在巴塞罗那商会任职,如今正致力于为当地初创企业和尖端技术创新牵线搭桥,他直言不讳地表示:“无论在网络安全、物联网,还是在传感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都远比我们发达。”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毫不犹豫地将中国视为美国的替代选项,并在推动欧盟采取新举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西班牙政府对中国的投资充满期待,希望利用中国在电池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来提升其电动汽车供应链,并在氢能领域获得巨额投资。

然而,在距离巴塞罗那约1700公里的布拉格,情况却截然不同。捷克被视为最敌视中国的欧洲国家之一,只有27%的捷克人认为与美对抗对中国有利。尽管如此,捷克对华政策经过“精心校准”,并未退出“16+1合作”和“一带一路”。随着10月议会选举的日益临近,捷克政府可能会采取更为务实的态度。布拉格在中国投资地图上基本不见踪影,这反映了捷克政府对中国的怀疑立场。

文章指出,欧盟内部从未对中国采取过统一立场,巴塞罗那和布拉格的观点对比表明,这种差别已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在西班牙,中国被视为一个对冲日益敌对的美国的经济机遇,而在布拉格,中国则被视为潜在的威胁。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加剧,欧洲大陆可能变得脆弱。在欧盟内部,对中国的立场存在分歧,首要任务是照顾好自己。

总之,欧洲不同城市对中国的看法差异反映了欧洲内部对中国的复杂态度。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但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和分歧。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成为欧洲各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